医疗器械创新网

logo

会员登录

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
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
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
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,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,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(移动运营商为主)。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,请更换其他手机号(联通、电信)尝试,有疑问请电话咨询:18912606905、18136127515。
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
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?立即注册

会员注册

*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,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,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(移动运营商为主)。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,请更换其他手机号(联通、电信)尝试,有疑问请电话咨询:18912606905、18136127515。
已有账号?
医疗器械创新网
医疗器械创新网

联影医疗,智能超声来了!

日期:2025-11-05
浏览量:22098

昨日,联影官方发布最新消息,其智能超声uSONIQUE新品将于11月12日全球首发。


作为中国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,联影医疗此次入局超声市场,被视为其完善“诊疗一体化”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。


据悉,联影在超声研发上已累计投入近3亿元,致力于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“全覆盖、高性能、数智化”的临床超声产品与解决方案,并实现全面自主可控。


超声市场:外资垄断与国产突围


超声设备市场长期以来是外资企业的天下。数据显示,高端超声市场超过60%的份额由外资品牌掌握,国产设备多数仅能徘徊在中低端市场。


然而,这一格局可能即将被打破。


近年来,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,正加速替代进口产品。


2025年,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革新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持续演进,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速渗透,推动行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型。


联影医疗的超声研发团队已在高性能成像平台、传感器核心技术、智能成像算法及临床工作流优化等方向取得突破,构建了可扩展的超高通道硬件平台与智能化软件平台。


产品矩阵:从超高端到无线掌上设备


联影医疗的超声产品线布局极为完整。据了解,该公司已形成“从超高端到中端、便携及无线掌上设备的完整产品矩阵”,覆盖主要临床场景。


这种全面覆盖的产品策略,使联影能够满足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需求。


从顶级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单位,从专科检查到床旁诊断,联影的超声产品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。


目前,联影的多款新型超声设备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,就等正式推向市场。


2025年半年报中,联影医疗也明确表示将“加快超声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拓展速度”,这表明超声产品将成为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智能升级:元智大模型赋能超声诊断


如果只是推出常规的超声设备,联影医疗可能难以在已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
但该公司正在做的,是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到超声产品中。


2025年4月的“uAInnovation2025联影创新大会”上,联影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医疗专用多模态大模型“元智”(uAI NEXUS),并推出了覆盖诊断、治疗、管理等多个场景的十余款医疗智能体产品。


“元智”医疗大模型融合了文本、影像、视觉与语音等多种数据模态,实现了对医疗场景的高效适配。


在影像诊断领域,基于元智大模型的影像智能体打破了传统AI“单病种、单应用”的局限,能够实现多种疾病用一个模型来进行精准诊断。


这一技术优势一旦应用到超声诊断中,将大幅提升超声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。


医生可通过语音与超声设备交互,实现“诊断报告智能书写”,从而大幅降低重复性操作,提升诊断效率。


Timing把握:集采风暴中的高端破局


联影选择此时大举进军超声市场,时机选择值得玩味。


一方面,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健康意识提升,对超声的需求持续增长;另一方面,超声技术本身仍在不断创新,应用场景不断拓展。


然而,医疗集采也已波及超声设备领域。数据显示,一些地区的超声设备集采降价幅度惊人:海南集采降了37%,厦门甚至降了近80%,贵州一款设备更是降了91%以上。


在这种价格压力下,作为市场后来者的联影医疗,要想在已趋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必须依靠技术差异化和品牌影响力。


联影医疗似乎正试图通过强化与顶级医疗机构的合作,深化科研应用示范,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。


未来挑战:商业化道路与生态构建


尽管技术布局雄心勃勃,但联影医疗的AI之路仍面临商业化考验。


2024年,联影医疗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首次“双降”,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36.08%,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.73%。


与此同时,公司对AI的投入却在加大


2025年6月,联影医疗旗下AI公司联影智能完成了10亿元的A轮融资。


然而,影像AI在应用和商业化上仍显吃力,多数产品功能分散,短期内很难贡献可观利润。


此外,政策环境也带来新的挑战。


2024年11月,国家医保局发布《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(试行)》,明确影像AI不能单独定价,只能作为附加服务嵌套于传统诊疗项目内,且不得向患者额外收费。


这一政策基本封闭了影像AI在医院端按次收费、进入医保的商业路径。


面对这些挑战,联影医疗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。


2024年,联影医疗的海外收入达到22.66亿元,同比增长35%,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22%。


根据美国FDA发布的AI赋能医疗设备清单,联影医疗的AI赋能设备获批数量超过20个,属于较前列水平。


行业分析师指出,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尽管短期面临医保控费等压力,但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与全球化发展仍是长期趋势。


联影医疗的超声产品能否在高端市场分得一杯羹,帮助国产超声再往前推进一步?医疗器械创新网网将持续关注。


医疗器械企业在产品注册、上市、融资、落户等关键阶段需专业支持。医疗器械创新网网深耕行业,可提供合规梳理、投融资对接、落户规划等解决方案。有需求可扫描顶部二维码加微信,携手助力企业稳健发展。








▲文章来源:医疗器械创新网网
▲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

声明: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,仅供参考。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,请谨慎甄别。如涉及医疗器械创新网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为保障双方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,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,医疗器械创新网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。

往期推荐


返回列表
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